2020/9/11 15:39:49
近年来,通辽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向科技创新服务转变,充分调动高新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积极性,通过服务不断“加持”,为通辽市科技创新插“翅膀”、装“马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截止目前,通辽市已培育成熟高新技术企业3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建成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26家、新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众创空间10家。在已建成的205个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中,玉米、肉牛等主导产业获评自治区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第一名。近五年来,通辽市获得科学技术奖励31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两项,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为通辽市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搭建平台 为通辽发展插“翅膀”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有着“中国蒙医药之都”之称,自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条例》实施以来,通辽市蒙医药获得了长足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蒙医药重点实验室)经历近十余年的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及转化等重大成绩,在2019年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化工、信息、生态和蒙药4个领域的评估考核中,蒙医药重点实验室获得全区优秀重点实验室称号。这也是全区蒙医药系统中第一个获得该称号的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布局中有了蒙医药一席之地。”蒙医药重点实验室主任拉喜那木吉拉说。
拉喜那木吉拉介绍,蒙医药重点实验面向科学前沿,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开展蒙药药性理论与方剂配伍机制研究、蒙药质量评价和创新药研究、蒙药有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蒙药资源学研究、蒙药炮制原理及规范化研究等5个蒙医蒙药创新性研究方向。近五年来,蒙医药重点实验室授权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得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奖项8项、刊发成果论文186篇。
通辽市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关键领域科技攻关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展科技合作空间。
2020年7月30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大会上,通辽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通辽市将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在高端材料、加工制造、能源化工、生态环保、信息技术等领域雄厚的科研和技术优势,重点围绕铝及铝后加工、工业节能环保、共建“先进铝材技术创新中心”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和建设“六个通辽”汲取科技动力。
“通过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通辽市重点围绕打造千亿级绿色农畜产品、绿色煤电铝产业集群,以及百亿级镍循环经济、现代能源示范、蒙中医药产业集群等发展方向有序推进。”通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白斯勤说。
人才建设 给通辽创新安“马达”
科技创新,需要产业环境支撑、政策环境支撑、人才环境支撑。
通辽市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先后出台了《通辽市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通辽市关于科技人才评价的指导意见》《通辽市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旗县市区积极研究部署创新驱动,出台一批含金量较高的配套措施。其中通辽市本级关于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了22条政策举措,推动科技与产业、企业、平台、金融、人才等要素的高度融合发展,针对性强、创新性强、操作性强,为通辽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辽市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完善,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在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同时,注重对现有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院5名在职教师攻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及江西中医药大的博士研究生,其中4名教师已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每年以蒙药股份有限公司为实习基地,培养蒙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100余名。”拉喜那木吉拉说。
其实,重点实验室的成绩,只是通辽市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插“翅膀”的一个缩影。
2014年以来,通辽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制定了“含金量”较高和吸引力较强的引才政策,打通了广纳英才的“绿色通道”,多渠道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同时,通辽市还通过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建立新型高端智库、深化校地合作等措施,在玉米育种、蒙中药材等多领域均建成了自治区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了一批知名专家和团队人才,进一步提升了通辽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通辽市已连续6年赴区外重点高校刚性引进博、硕、本毕业生3000余名。五年来,通辽市共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29项,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98项,市级以上科技奖励446人。
服务加持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通过科技对接寻求外援支持,通过园区升级打造服务标准。通辽市把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成功获批2020年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是2020年全自治区唯一一家获批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的开发区。开发区成为专业资本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科技资源支撑、高端人才引领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成功获批后的开发区将获得中央财政总额5000万元的奖补资金支持。”白斯勤说,通辽市打造了“政府、产业、高校、科研院所、用户、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要素构成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拓展新空间,努力构建双创载体示范区。
目前,开发区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开发区现有新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1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研发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授权专利132项,科技成果奖励43项。2019年,开发区申报通辽市以上科技项目15项,自治区级创新项目15项,财政科技支出3016.3万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20%。
抓住创建载体,全面探索专业化、规范化的创新体系标准建设、创新服务规范建设,不断给予标准体系与服务体系的提升动力,正是驱动创新推进通辽市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优势。
(通辽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