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开启“保、育、繁、推、管”一体化模式
2020/12/8 10:03:03
草种质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也是新品种选育和现代种业的基础。针对我国草种质资源不足、现有草品种遗传基础狭窄、草原退化沙化形势严峻、适宜生态生产建设的草种短缺等现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组成“内蒙古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项目组,以“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为主,整合国家与自治区科技支撑、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等19个相关项目,从内蒙古草种质资源的现状和基本特点入手,着力解决“有什么、收什么、到哪收、怎么收”以及“收回来如何保存、如何利用”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按照“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永续利用”的原则,历时20余年,历经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新物种、区域特有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寒旱逆境适宜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生态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成果荣获2019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系统开展了内蒙古高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等研究。首先查明了内蒙古高原草种质资源重点属种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富集程度、内蒙古草资源中的中国特有种与主要栽培牧草的野生类型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中国珍稀濒危草种的种类和主要分布区域,整理完成了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重点收集与保护系列名录。
项目明确了3种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方式和32项采集信息,制定收集技术规程,做到了定名精准、种子纯净、重量达标、信息完整。收集草种质资源20000余份,经分类学鉴定、整理、清选、测试、编目,入库保存牧草种质材料分属46科、289属、985种(含变种)16582份,是1996年的5.8倍,其中包括24种284份中国和内蒙古的特有种,填补了国际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空白。首次开展草种质低温库超干保存技术研究,研制低温保存、资源圃保存和离体保存技术,同时开展鉴定评价,筛选优异种质。基本解决了草种质资源野生种类多、种子发芽率标准不统一、技术要求不规范的问题。率先实现了草种质资源保护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建立了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累计向区内外67个单位提供草种质资源267次3655份、培育出新品种18个,提供信息咨询20 万次,为育种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快捷、系统、精准的种质材料及信息等公共服务,凸显了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效能。
针对草种质保存技术匮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项目组创新了草种质资源搜集、资源圃建植、农艺性状评价、抗性鉴定、中期库管理、繁殖更新技术6项。建立了牧草种质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收集的草种质系统开展农艺性状评价鉴定材料3794份,抗性鉴定评价材料1650份,筛选优异种质材料310份;通过深入研究,发掘扁蓿豆耐寒相关基因6个,创制新种质材料19个,育成绿帝1号沙打旺等牧草新品种7个(其中国家审定登记品种3个,自治区审定登记品种4个)。制订国家农业行业标准3项,发明专利1项,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64篇(SCI收录3篇),培养博士34名、硕士72名。
通过转化项目和种子基地建设,集成推广12套标准化技术,创建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保、育、繁、推、管”一体化模式。2009-2017年,优良品种和种质累计建植种子田16.5万亩、人工种草825.3万亩,改良天然草地1187万亩,实现产值12.98亿元。有效改善和促进了草地生态环境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区域性、分散性、间断性的问题,扭转了草种质资源和人才匮乏的局面,实现了草种质有效保存,提升了种质创新与选育水平,推动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种质学家刘旭先生指出:种质是种业发展的“芯片”。项目成果不仅为草原生态修复、现代畜牧业发展及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战略储备,为生产者提供了适宜的乡土草种,且创建的草种质资源组织管理、技术、保存利用体系,可长期、稳定的开展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保存的种质像“芯片”一样,吸引科研院校和企业来唤醒优质资源、发掘优异基因、培育新品种,在种业发展上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在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科技厅成果管理与转化处 科技奖励服务中心)
项目系统开展了内蒙古高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等研究。首先查明了内蒙古高原草种质资源重点属种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富集程度、内蒙古草资源中的中国特有种与主要栽培牧草的野生类型及其野生近缘植物、中国珍稀濒危草种的种类和主要分布区域,整理完成了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重点收集与保护系列名录。
项目明确了3种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方式和32项采集信息,制定收集技术规程,做到了定名精准、种子纯净、重量达标、信息完整。收集草种质资源20000余份,经分类学鉴定、整理、清选、测试、编目,入库保存牧草种质材料分属46科、289属、985种(含变种)16582份,是1996年的5.8倍,其中包括24种284份中国和内蒙古的特有种,填补了国际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空白。首次开展草种质低温库超干保存技术研究,研制低温保存、资源圃保存和离体保存技术,同时开展鉴定评价,筛选优异种质。基本解决了草种质资源野生种类多、种子发芽率标准不统一、技术要求不规范的问题。率先实现了草种质资源保护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建立了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累计向区内外67个单位提供草种质资源267次3655份、培育出新品种18个,提供信息咨询20 万次,为育种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快捷、系统、精准的种质材料及信息等公共服务,凸显了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效能。
针对草种质保存技术匮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项目组创新了草种质资源搜集、资源圃建植、农艺性状评价、抗性鉴定、中期库管理、繁殖更新技术6项。建立了牧草种质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收集的草种质系统开展农艺性状评价鉴定材料3794份,抗性鉴定评价材料1650份,筛选优异种质材料310份;通过深入研究,发掘扁蓿豆耐寒相关基因6个,创制新种质材料19个,育成绿帝1号沙打旺等牧草新品种7个(其中国家审定登记品种3个,自治区审定登记品种4个)。制订国家农业行业标准3项,发明专利1项,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64篇(SCI收录3篇),培养博士34名、硕士72名。
通过转化项目和种子基地建设,集成推广12套标准化技术,创建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保、育、繁、推、管”一体化模式。2009-2017年,优良品种和种质累计建植种子田16.5万亩、人工种草825.3万亩,改良天然草地1187万亩,实现产值12.98亿元。有效改善和促进了草地生态环境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区域性、分散性、间断性的问题,扭转了草种质资源和人才匮乏的局面,实现了草种质有效保存,提升了种质创新与选育水平,推动了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种质学家刘旭先生指出:种质是种业发展的“芯片”。项目成果不仅为草原生态修复、现代畜牧业发展及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战略储备,为生产者提供了适宜的乡土草种,且创建的草种质资源组织管理、技术、保存利用体系,可长期、稳定的开展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保存的种质像“芯片”一样,吸引科研院校和企业来唤醒优质资源、发掘优异基因、培育新品种,在种业发展上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在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科技厅成果管理与转化处 科技奖励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