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通辽科技企业孵化器官方平台!
内蒙古扎实推动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

2020/12/23 9:42:04

      我区坚持质量兴农兴牧、绿色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推动农牧业向优质高效转型。今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3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9亿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粮食产量达到730亿斤以上,实现“十七连丰”。全年猪牛羊禽肉类产量预计达到26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有望实现“十六连稳”。

      我区地处农业种植黄金地带,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我区大力推进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降低水资源消耗,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计划实施盐碱地改良。2016年以来,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等地区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取得明显成效。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西辽河平原三大灌区1200多万亩盐碱地改良。

      近年来,我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同时以国家粮改饲试点为契机,推进畜牧业“稳羊增牛”、种植业“稳粮优经扩饲草”。2020年,我区被评为全国粮改饲绩效优秀。“十四五”期间,力争青贮玉米保持在2000万亩,苜蓿保有面积达到1500万亩,优质草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大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草原类型和生态状况,合理划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调整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提高良种率和单位产出。坚持科技兴牧,推行标准化饲养,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支持肉乳兼用品种发展。

      奶业振兴步履铿锵。我区地处世界黄金奶源带,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以及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在奶源基地规划和布局方面,我区建设黄河流域、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五大奶源基地。支持伊利、蒙牛建设大基地、大牧场,实施种养加一体化。同时,鼓励以混合所有制形式建设奶源基地和牧场,支持农牧民以土地、奶牛、资金入股建设,探索政府建设基地、企业租赁新模式。从2019年开始,我区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牛奶产量是全国唯一超过500万吨的省区。

      没有牧区现代化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我区把推进牧区现代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牧区生产发展、牧民生活富裕、草原生态良好相统一,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牧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使广大牧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平发展机会。

      我区大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出兴安大米、赤峰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锡林郭勒奶酪、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呼伦贝尔三河牛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特别是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仅半年,就荣登2018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产品溢价20%以上。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区域公用品牌推介活动,“绿色内蒙古”已经成为区域性形象品牌。

      全力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计划,在突泉县等22个旗县开展农村牧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目前,全区96.3%的行政嘎查村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6.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2%,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动目标。

      加强黄河防洪(凌)及洪(凌)水利用。“十三五”期间,累计分洪(凌)11.13亿立方米,极大减轻了下游河道防洪(凌)压力。除黄河凌汛期外,利用秋灌后流凌前时段以及灌溉期空闲时段,累计向乌梁素海补水23.5亿立方米;通过永兴水库调水工程向岱海补水851.8万立方米;累计向泊江海子实施生态补水2261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