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8 11:30:4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摆位和重大部署,充分认识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是新时代科技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立身之本,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要立足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发展背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刻认识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逻辑。
(一)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充分认识到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科技自立自强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筋骨”支撑,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科技强国,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真正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有力杠杆,以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二)主动适应新发展背景要紧紧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领域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科学人文交流和技术创新合作网络面临破裂风险。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区块链、脑科学、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强化对重大科技前沿领域的投入和部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把握好历史大变局的趋势和机遇,找准发展领域、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方法,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这历来是重要而关键的选择,甚至是不二选择。深度参与并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是我国未来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分析研判重大前沿方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技术积累,在关键领域加快打破亦步亦趋的“路径依赖”,把握颠覆性创新的技术变轨和产业重构机遇,以“非对称”的策略加快在前沿领域“换道超车”,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三)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全面支撑引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方法论,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创新被置于新发展理念之首,就是要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充分融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优势,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强劲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把握发展主动权、赢得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只有把科技发展建立在自立自强的牢固根基上,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才能真正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型增长。
(四)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指明了主攻方向。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的堵点和梗阻,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扫除创新障碍。我国不断升级的庞大消费市场和内需潜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技术创新能够快速迭代,成果能够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 ;依托全链条一体化部署的创新链,培育催生新兴产业的增长点,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稳健性”。要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为融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际竞争力筑牢创新根基。要以“鼎新”倒逼“革故”,以高水平的创新供给激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在更多领域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五)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五中全会提出的科技自 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新中国的科技进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强史,每一项重大科技成就都脱胎于发展所需、形势所迫。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科研体系、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成就,到现在更多科技领域逐渐从跟跑转向并跑和领跑,靠的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把我国科技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基石上。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既蕴含了底线思维,要求我们正视现实,尽快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扭转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又凸显了领跑思维,要求我们着眼长远,抢抓重大创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同时,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而非对立关系。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而自立自强是能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开放合作、交流互鉴对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面向未来,我国要继续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更多国际先进经验,向世界分享更多中国科技成果,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二、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 增长到2.2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 2020年的第14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一)强大的制度优势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保障。从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胸襟气魄和远见卓识,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述、新要求,为科技工作奠定了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根本保证。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往往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统筹运用新型举国体制和国家规划体系优势,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和藩篱,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发布实施《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十三五”期间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5.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首次超过6%。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一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持续推进以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为核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设立原创探索计划,强化对基础研究人才全谱系支持,扩大对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支撑我国科学家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中微子震荡、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学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面向经济主战场,支撑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移动通信、油气开发、核电等科技重大专项产出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形成我国经济新增长点。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跻身世界前列。2019年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占全部发电装机的20.5%,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超过400万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领域任务部署。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集聚融合。“十三五”期间,169家国家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8.1万亿元增长到12.2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7.9万家增长到22.5万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企业研发投入、科研人员数、专利申请量占全社会的比例均超三分之二。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渠道更加顺畅,科创板上市科技企业达200家,总市值超3.1万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型创新创业,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力保障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以重大工程为抓手,推进战略高技术、装备和系统集成攻关。抢占战略高技术制高点,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基于全国产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多次赢得世界超算冠军。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科技保驾南水北调。“深海勇士”号实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关键核心部件全国产化,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勇往直“潜”10909米,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蓝鲸1号”“蓝鲸2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先后在南海圆满完成可燃冰试采任务,极地破冰科考船“雪龙1号”与“雪龙2号”实现“双龙探极”,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 “天鲲号”有力支撑了海洋资源深度开发。自主研发的万米钻机在松科二井中成功应用,大幅提升了我国深地探索开发能力。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州”“嫦娥”“长征”系列重要成果,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遨游太空,有力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五)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更多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实施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研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攻关,累计154 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在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 等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科技界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聚焦5大重点攻关方向,成体系布局推进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取得一批务实管用的重大科技成果。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向全世界共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成功构建了多种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筛选推荐了一批有效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基本满足当前国内疫情防控不同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目前,我国已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5款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转基因抗虫棉自主品种达9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大力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85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有力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建立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部署社会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深入推进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六)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创新生态更加完善。“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国家科技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整合科技计划布局,形成支持基础研究、聚焦战略任务、支持重点领域、促进技术创新、培育基地和人才的系统部署,有效解决科技计划重复分散、资源配置“碎片化”等问题。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改革工作,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改革,开展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和项目形成机制“绿色通道”试点。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政府奖的公信力和荣誉性。深化科技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开展科研人员减负七项行动,出台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硬措施”。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建设,依法处理“基因编辑婴儿”等违背科研伦理事件,严肃查处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开通报,形成震慑,推动作风学风转变。
(七)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480万人年。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青年人才、一线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在重大攻关任务中加快培育高水平人才,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基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研骨干实行年薪制。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对科研人员在出国、兼职、离岗创业等问题上制定区别于行政人员的管理办法。改进完善院士制度,院士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引入国际同行评价。推动建立工作许可、人才签证、永久居留转换衔接机制,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大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推动形成留学人员回国潮。
(八)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进一步加强政府间创新合作对话,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编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战略规划,启动项目培育,围绕气候变化、健康、能源、农业等领域加强部署。
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 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并发挥重要作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过程中积极推动科学数据和信息共享,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科学共享服务平台,为175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服务,累计数据下载量超过1.6亿次 ;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推动中医药、检测试剂等“走出去”,切实履行向全球提供疫苗等公共产品的庄严承诺。中国的科学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挑战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中国的创新发展理念正在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三、肩负起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奋力开启建设科技强国的崭新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扣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发展背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提出的紧迫需求,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强国建设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两个维护”真正体现到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全面推进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高质量的政治机关建设统领带动科技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对党建工作和科技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强化重大科技任务统筹。研究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统 筹国家急迫和长远需求,建立常态化战略研究机制,研判重大科技方向,凝练重大科技任务,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规划布局。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优势力量和资源,建立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
(三)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 重点实验室体系,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一锤定音的“王牌军”。针对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组织全力攻关,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四)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研究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探索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构建从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的机制,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搞清楚“卡脖子”技术的源头和底层理论。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完善自由探索基础研究的长期支持机制。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引导科研人员挑战科学前沿、勇攀科技高峰。
(五)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 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研判技术方向、选择技术路线、确定要素价格。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在政策引导、资源配置、激励保障、服务监管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大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多元化科技型创新创业。
(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推动 科技体制改革从立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分类推进重大任务研发管理,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和基于信任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等试点,构建基础前沿和颠覆性创新的遴选支持机制。强化国家使命导向,加快科研院所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强化科技宏观统筹,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七)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在重大科技攻关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构建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体系。优化人才布局,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坚决破除“四唯”不良导向,深入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科研生态。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以“零容忍”态度对学术不端行为“露头就打”,强化惩戒和公开曝光,推动作风学风取得实质性改观。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八)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 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国家多层次、广领域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构建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拓展民间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能源环境等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积极推动建立疫病防控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增强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聚焦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快启动我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支持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
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奋力书写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考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党委中心组学习》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