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加大治沙力度,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黄沙正退去绿树渐成荫
2021/3/17 9:54:00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发展清洁能源、致力乡村振兴、落实长江保护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政策措施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热议的话题。
即日起,本版推出“会后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列报道,关注多地在推进生态修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分布着众多沙漠与沙地,是我国荒漠化与沙化土地最集中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内蒙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沙漠沙地生态修复治理,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年均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200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的40%,沙漠扩张问题得到遏制。
因地制宜,创新种植技术、提升治沙效率
3月中旬,春回大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黄河“几”字湾南岸的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杨柳已冒出新芽,樟子松也开始返青。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的生态种植工程师们,正不时与北京亿利沙漠大数据平台联动,规划“库布其治沙护河碳汇林”的种植地与苗种。
“我们2月份就已经开始测算勘察地块,根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技术标准,采购适宜当地的沙柳、柠条、樟子松等苗材,并组织试验栽种,保证苗木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总工程师吕荣说。
因地制宜、科学选苗选种,如今这一看似平常的道理,却是治沙人用教训换来的。在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一棵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的三角叶杨,被人们称为“教训树”。20多年前,治沙研究人员斥巨资引进这一树种,但因耗水量太大、水土不服,只得放弃推广。吸取教训后,改种适宜当地的、以灌木为主的节水抗旱植物。
除了种植适宜当地的原生态植物,库布其治沙还引进了同纬度其他地区的耐旱型植物,丰富治沙植物多样性。“优质种质资源是治沙之本,为此我们建设了专门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目前已搜集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相关材料,并对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应用开发和推广输出。”吕荣介绍。
种植技术的创新,也提升了治沙效率。“以前我们在沙漠挖大坑种树,费时费力还费水,效果也不好,种十株都难活一株。”杭锦旗杭锦淖尔村村民高毛虎回忆。
“挖大坑种树极易破坏沙漠土壤生态,为此,我们总结经验,开发了‘微创’植树等技术,十几秒就能种好一棵树,节水50%以上。”吕荣告诉记者,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微创”植树法,减少土壤扰动,对生态破坏性小,树苗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过去我们人工挖坑种树,几分钟才能种一株,现在‘微创’植树只需10秒,每亩节约沙障制作成本1000元以上。”高毛虎笑道。
如今,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3%上升到53%,降雨量和生物种类大幅增长,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微创”植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库布其沙漠,还被推广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等地。
综合施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地不打粮、沙子埋房。”这是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几十年前流传的民谣。到2000年,多伦县仍面临严重的沙化问题,风蚀沙化土地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
63岁的马云平是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村民。20多年前,由于沙化严重,庄稼没收成、牛羊没草吃,老马一家人生活都难以为继。“要想改变生活,就得种树治沙!”2000年,马云平响应政府号召,承包了3700多亩的荒沙、荒地。他和妻子迎着风沙打沙障,种柠条、黄柳、杨柴等防风固沙植物。
几年后,随着当地生态不断恢复,马云平开始在沙地里种植成活率较高的樟子松,混种榆树、杨树、山杏等。如今,3700亩荒沙、荒地,已是绿色的海洋。“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这些年的付出都值了。”望着满山的树,马云平感慨万千。
马云平只是当地众多治沙人中的一员。近年来,多伦县还实施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累计造林137万亩。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多伦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
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是一个牧业旗县。当地以禁牧、休牧、轮牧为重点,减轻沙地生态压力,促进草原生态恢复。
10年前,看到沙化严重的草场,退休后的毕力贡达来决定返回家乡登吉宝力格嘎查治沙。他将8000多亩沙化严重的土地集中围封,谁家的牲畜偷进去吃草,他就跑谁家去做工作。几年过去了,围封禁牧的草场逐渐恢复了生机。他又组织成立嘎查草业协会,带领牧民种植了6000亩多年生牧草。“生态好了,牛羊能吃饱,多余的牧草还能卖钱。”年近七旬的他告诉记者。
“我们以草畜平衡为重点,推行禁牧、休牧、轮牧,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考虑水资源、水生态容量,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分类指导、综合施策,修复治理沙地生态系统。”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巩和平介绍。目前,浑善达克沙地土地退化沙化趋势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
巧治沙地,绿富同兴推动乡村振兴
随着荒漠化、沙化土地的治理,农牧民的生活也好了起来。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哈图布其嘎查,脱贫户白吉林白乙拉就是受益者之一。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过去这里沙化严重、经年无收。近年来,当地推行“禁牧、禁垦、禁伐”政策,实施盐碱地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种植沙棘等生态经济林。
如今,一个个流动的沙丘被沙棘林牢牢锁住,白吉林白乙拉则成为一名护林员。“沙棘长成后既能卖果做果汁,又能吸引游客观赏,能有不少收入。”白吉林白乙拉算了一笔账,护林员年工资1万元,加上沙棘林的分红和养牛产业收入,“今年全家收入能超5万元”。
在同处科尔沁沙地腹地的通辽市奈曼旗南包头嘎查,48岁的牧民宝秀兰也尝到了生态不断好转的甜头。20多年前,这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棵榆树,地上不长草、牛羊吃不饱。为解决生计,宝秀兰与丈夫承包了2500亩沙地进行治理,在她的带动下,如今嘎查治理沙地6万多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在,宝秀兰家有100多头牛,全部舍饲圈养,地里年收青贮30万公斤,柠条平茬后还能作饲料,家庭年收入达30多万元。“为了发展沙漠旅游,嘎查还专门留下2万亩沙地,家家户户都能开牧家乐吸引游客,嘎查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宝秀兰说。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恶化趋势整体被遏制,重点治理区域生态状况全面好转,粮食饲草产量增长。通过发展林果、养殖等产业,沙地变宝地,农牧民实现稳定增收。”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宝君说。
“我们村过去是‘沙中找绿’、靠天吃饭,现在多种树、精养畜、搞旅游,吃起了生态饭。”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琴说,“村里发展樟子松等苗木产业,试验樟子松嫁接红松,产出可食用松子,林下试种中药材,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两不误,还能带动就业,让村民们在家里腰包就能鼓起来。”(记者张 枨)
即日起,本版推出“会后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列报道,关注多地在推进生态修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分布着众多沙漠与沙地,是我国荒漠化与沙化土地最集中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内蒙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沙漠沙地生态修复治理,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年均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200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的40%,沙漠扩张问题得到遏制。
因地制宜,创新种植技术、提升治沙效率
3月中旬,春回大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黄河“几”字湾南岸的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杨柳已冒出新芽,樟子松也开始返青。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的生态种植工程师们,正不时与北京亿利沙漠大数据平台联动,规划“库布其治沙护河碳汇林”的种植地与苗种。
“我们2月份就已经开始测算勘察地块,根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技术标准,采购适宜当地的沙柳、柠条、樟子松等苗材,并组织试验栽种,保证苗木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总工程师吕荣说。
因地制宜、科学选苗选种,如今这一看似平常的道理,却是治沙人用教训换来的。在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一棵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的三角叶杨,被人们称为“教训树”。20多年前,治沙研究人员斥巨资引进这一树种,但因耗水量太大、水土不服,只得放弃推广。吸取教训后,改种适宜当地的、以灌木为主的节水抗旱植物。
除了种植适宜当地的原生态植物,库布其治沙还引进了同纬度其他地区的耐旱型植物,丰富治沙植物多样性。“优质种质资源是治沙之本,为此我们建设了专门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目前已搜集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相关材料,并对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应用开发和推广输出。”吕荣介绍。
种植技术的创新,也提升了治沙效率。“以前我们在沙漠挖大坑种树,费时费力还费水,效果也不好,种十株都难活一株。”杭锦旗杭锦淖尔村村民高毛虎回忆。
“挖大坑种树极易破坏沙漠土壤生态,为此,我们总结经验,开发了‘微创’植树等技术,十几秒就能种好一棵树,节水50%以上。”吕荣告诉记者,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微创”植树法,减少土壤扰动,对生态破坏性小,树苗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过去我们人工挖坑种树,几分钟才能种一株,现在‘微创’植树只需10秒,每亩节约沙障制作成本1000元以上。”高毛虎笑道。
如今,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3%上升到53%,降雨量和生物种类大幅增长,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微创”植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库布其沙漠,还被推广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等地。
综合施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地不打粮、沙子埋房。”这是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几十年前流传的民谣。到2000年,多伦县仍面临严重的沙化问题,风蚀沙化土地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
63岁的马云平是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村民。20多年前,由于沙化严重,庄稼没收成、牛羊没草吃,老马一家人生活都难以为继。“要想改变生活,就得种树治沙!”2000年,马云平响应政府号召,承包了3700多亩的荒沙、荒地。他和妻子迎着风沙打沙障,种柠条、黄柳、杨柴等防风固沙植物。
几年后,随着当地生态不断恢复,马云平开始在沙地里种植成活率较高的樟子松,混种榆树、杨树、山杏等。如今,3700亩荒沙、荒地,已是绿色的海洋。“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这些年的付出都值了。”望着满山的树,马云平感慨万千。
马云平只是当地众多治沙人中的一员。近年来,多伦县还实施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累计造林137万亩。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多伦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
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是一个牧业旗县。当地以禁牧、休牧、轮牧为重点,减轻沙地生态压力,促进草原生态恢复。
10年前,看到沙化严重的草场,退休后的毕力贡达来决定返回家乡登吉宝力格嘎查治沙。他将8000多亩沙化严重的土地集中围封,谁家的牲畜偷进去吃草,他就跑谁家去做工作。几年过去了,围封禁牧的草场逐渐恢复了生机。他又组织成立嘎查草业协会,带领牧民种植了6000亩多年生牧草。“生态好了,牛羊能吃饱,多余的牧草还能卖钱。”年近七旬的他告诉记者。
“我们以草畜平衡为重点,推行禁牧、休牧、轮牧,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考虑水资源、水生态容量,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分类指导、综合施策,修复治理沙地生态系统。”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巩和平介绍。目前,浑善达克沙地土地退化沙化趋势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
巧治沙地,绿富同兴推动乡村振兴
随着荒漠化、沙化土地的治理,农牧民的生活也好了起来。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哈图布其嘎查,脱贫户白吉林白乙拉就是受益者之一。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过去这里沙化严重、经年无收。近年来,当地推行“禁牧、禁垦、禁伐”政策,实施盐碱地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种植沙棘等生态经济林。
如今,一个个流动的沙丘被沙棘林牢牢锁住,白吉林白乙拉则成为一名护林员。“沙棘长成后既能卖果做果汁,又能吸引游客观赏,能有不少收入。”白吉林白乙拉算了一笔账,护林员年工资1万元,加上沙棘林的分红和养牛产业收入,“今年全家收入能超5万元”。
在同处科尔沁沙地腹地的通辽市奈曼旗南包头嘎查,48岁的牧民宝秀兰也尝到了生态不断好转的甜头。20多年前,这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棵榆树,地上不长草、牛羊吃不饱。为解决生计,宝秀兰与丈夫承包了2500亩沙地进行治理,在她的带动下,如今嘎查治理沙地6万多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在,宝秀兰家有100多头牛,全部舍饲圈养,地里年收青贮30万公斤,柠条平茬后还能作饲料,家庭年收入达30多万元。“为了发展沙漠旅游,嘎查还专门留下2万亩沙地,家家户户都能开牧家乐吸引游客,嘎查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宝秀兰说。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恶化趋势整体被遏制,重点治理区域生态状况全面好转,粮食饲草产量增长。通过发展林果、养殖等产业,沙地变宝地,农牧民实现稳定增收。”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宝君说。
“我们村过去是‘沙中找绿’、靠天吃饭,现在多种树、精养畜、搞旅游,吃起了生态饭。”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琴说,“村里发展樟子松等苗木产业,试验樟子松嫁接红松,产出可食用松子,林下试种中药材,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两不误,还能带动就业,让村民们在家里腰包就能鼓起来。”(记者张 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