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通辽科技企业孵化器官方平台!
面对挑战,实现碳中和需要科技合作

2021/3/30 10:23:41

      “‘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迈向碳中和的重要窗口期。从长远看,要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第30期“气候沙龙”活动中,21世纪中心主任黄晶言简意赅地给出了观点。

      碳达峰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统筹考虑下的达峰。我国目前碳排放量是美国的两倍多,欧盟的三倍多。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历时约60年,而留给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约30年,面临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尽量提前且高质量的达峰。”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这是给未来碳中和打基础。

      然而,实现碳达峰大家心中有数,达峰之后情况如何,从科学研究到思想认识再到全民动员的准备尚不充分。届时,是经历较长平台期后进行“硬着陆”,还是缩短平台期为后续攻关留有从容应对时间,均需要科技进行强力支撑。

      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禀赋中煤炭比重高。煤炭的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已从80%下降到现在的57%,但依旧是中国能源结构的基本“底色”。“在此背景下,加强能源等各个领域的科技合作,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创新使命”智能电网工作组组长王一波说。

      起始于2015年的“创新使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发起的清洁能源领域全球多边合作机制,24个国家和欧盟正式加入了这项倡议,中国是最早发起该倡议的国家之一。

      “‘创新使命’的定位在于,由政府科研资金作为引导,使企业投资人与科研人员协同起来加速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王一波介绍。

      从2015年到2020年,“创新使命”第一期共设立8个联合研究工作组,中国牵头智能电网和生物质燃料2个工作组,其他6组中,除了清洁能源材料外,剩余5组中国均有深度参与。

      2020年9月,第五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召开。中国将在第二阶段联合英国、意大利在电力领域发起并牵头一项使命。

      王一波透露,未来十年对于实现2050全球能源转型成功至关重要。需要技术创新将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集成到电力系统中,以促进世界各国以有效的、可负担的方式加速能源转型。

      “除了电力系统深度低碳化,终端部门电气化、低碳燃料转换、碳捕集与碳封存等各项技术需求在中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邹骥表示,中国的优势在于产业与市场的结合,巨大的市场规模能够大幅降低技术研发投入,这种比较优势的互补无疑为碳中和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市场动力。

      “21世纪中心正在抓紧推进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工作,积极发挥科技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关键支撑和引领作用。技术发展路线图需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同时结合国际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合作平台和创新科技合作机制,共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21世纪中心总工程师孙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