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点赞的潍坊“三个模式”有何深意
2021/4/20 10:15: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4月18日在京联合发布《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实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点赞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的演进与内涵,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了典型理论和实践样本。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并在当年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两次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山东省是全国农业第一大省,农业总产值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去年更成为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赢得“全国农业看山东”的赞誉。潍坊市2020年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加工出口基地,已成为全国人民名副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寿光蔬菜更是享誉世界。
发布《报告》的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袁龙江指出,潍坊市同时在推动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取得了丰富经验,“三个模式”对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提炼出“三个模式”的演进及其本质内涵:“诸城模式”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等具体实践,主要解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的问题。“潍坊模式”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寿光模式”则是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创新经验,解决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
《报告》用“五个实现”概括“三个模式”的基本经验:创新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形态,实现产业化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的良性互动;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努力实现全面共同富裕;促进三个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传统农业大国,怎样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参加发布会的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表示,通过潍坊的创新实践,一是看到了发展方向,二是看到了实现的路径。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指出,潍坊乡村振兴“三个模式”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必将对全国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他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潜力最大、难度最大在乡村。因此,在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应把缩小城乡六个方面的差距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把缩小收入差距作为乡村振兴考核指标;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是农民得到获得感的直接体现;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防止数字鸿沟成为城乡差距的新表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导向;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优先缩小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的差距。他现场表态,“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哪里,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就在哪里”。
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评价,《报告》总结了五个创新提升,“这与我们的实践高度契合”。他介绍了潍坊做好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生态优先、文明善治、富民为本“五篇文章”的具体实践,特别提到“富民为本”中,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以宅基地资产化为例,“我们是这样探索的”: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治”,闲散宅基地的所有人获得资格权,在潍坊建立的齐鲁农业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实现资产化,可以对外融资。“去年这个交易平台实现了25亿元交易额,今年可能突破100亿。”田庆盈表示。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则从国际视角谈道,“潍坊模式”为全世界农业食物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他透露,今年9月份将在纽约召开全世界食物系统峰会,会上要把各国做得好的案例拿过去,从中找到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答案,“潍坊的案例可以给国际上提供很好的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认为,潍坊的“三个模式”具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模板”的性质,不仅给其他地方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模板,同时也是潍坊自身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逻辑起点、实践起点;而新时代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实践,是以前农业现代化模板的升级版,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初级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谈到潍坊“三个模式”实践中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有效结合,这是“探索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的非常好的样板”。他建议,“从潍坊看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再做一个研究,不仅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还可以打造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并在当年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两次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山东省是全国农业第一大省,农业总产值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去年更成为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赢得“全国农业看山东”的赞誉。潍坊市2020年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加工出口基地,已成为全国人民名副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寿光蔬菜更是享誉世界。
发布《报告》的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袁龙江指出,潍坊市同时在推动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取得了丰富经验,“三个模式”对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提炼出“三个模式”的演进及其本质内涵:“诸城模式”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等具体实践,主要解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的问题。“潍坊模式”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寿光模式”则是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创新经验,解决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
《报告》用“五个实现”概括“三个模式”的基本经验:创新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形态,实现产业化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的良性互动;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努力实现全面共同富裕;促进三个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传统农业大国,怎样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参加发布会的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表示,通过潍坊的创新实践,一是看到了发展方向,二是看到了实现的路径。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指出,潍坊乡村振兴“三个模式”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必将对全国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他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潜力最大、难度最大在乡村。因此,在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应把缩小城乡六个方面的差距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把缩小收入差距作为乡村振兴考核指标;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是农民得到获得感的直接体现;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防止数字鸿沟成为城乡差距的新表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导向;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优先缩小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的差距。他现场表态,“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哪里,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就在哪里”。
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评价,《报告》总结了五个创新提升,“这与我们的实践高度契合”。他介绍了潍坊做好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生态优先、文明善治、富民为本“五篇文章”的具体实践,特别提到“富民为本”中,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以宅基地资产化为例,“我们是这样探索的”: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治”,闲散宅基地的所有人获得资格权,在潍坊建立的齐鲁农业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实现资产化,可以对外融资。“去年这个交易平台实现了25亿元交易额,今年可能突破100亿。”田庆盈表示。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则从国际视角谈道,“潍坊模式”为全世界农业食物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他透露,今年9月份将在纽约召开全世界食物系统峰会,会上要把各国做得好的案例拿过去,从中找到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答案,“潍坊的案例可以给国际上提供很好的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认为,潍坊的“三个模式”具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模板”的性质,不仅给其他地方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模板,同时也是潍坊自身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逻辑起点、实践起点;而新时代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实践,是以前农业现代化模板的升级版,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初级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谈到潍坊“三个模式”实践中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有效结合,这是“探索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的非常好的样板”。他建议,“从潍坊看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再做一个研究,不仅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还可以打造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