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通辽科技企业孵化器官方平台!
通辽: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2021/11/26 9:42:48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四五”时期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攻坚期,通辽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发挥更关键、更强劲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辽市始终在“科技兴蒙”行动框架内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转方式与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瞄准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针对优势特色产业精准布局科技项目,加快构建各级创新平台载体,持续推动“科技兴蒙”行动取得新成效。

在国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一号输岩系统生产现场,“智能化轨道巡检机器人”正在24小时不间断巡检,发现设备故障,通过手机APP上报管控系统云平台就能进行智能诊断,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可视、可控,相比以往有人值守,解决故障时间缩短了近一倍,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目前,5G信息化、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换电重卡、智能巡检机器人、信息化监管平台等一系列行业领先的软硬件科创项目正在落地推进,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些项目将全部运行实施。届时,南露天煤矿将成为露天煤矿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

近年来,南露天煤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在硬件支撑上,实施输煤、输岩系统无人值守试验,输煤胶带冬季防冻粘抑尘系统与破碎站抑尘等新型装置,积极推进自卸车无人驾驶及换电重卡等绿色技术应用;在软件提升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手段,加速推进数字化矿山建设进程。力争到2023年,建设成为绿色生产、低碳排放、智慧高效、少人无人的现代化露天矿。

今年是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的关键之年。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精力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积极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存量产业“有中生新”,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通辽长川制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购置的智能裁切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一块天然皮料经过系统数据扫描后,几分钟就可分毫不差完成智能切割,形成一个个制鞋皮面进入下一步工序。通辽长川制靴有限公司整体规划运营部主管徐海坤介绍,使用智能裁切机后,每个月布料利用率提高了,和过去相比每月能节省8-10万元,人员按照每人每月4000元计算工资,可以节省16000元。

作为集生产、国内外贸易和世界名牌制造于一体的大型鞋业生产基地,通辽长川制靴有限公司现有生产流水线共22条,年产成品鞋400万双。为推进原有生产线扩能增效,今年以来,公司积极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除新引进的智能裁切机器人外,公司新购置的手臂自动喷胶机也已投入使用,每月节省胶水费用大约10万元到20万元,人工成本每月可节省32000元。智能设备的全线使用,打破传统流水作业模式,让企业逐步从“制造”转型为“智造”。下一步,企业将继续加大现代化机械设备使用率,把所有的自动化设备集中在即将交付的新厂房中,打造现代化智能工厂。

中国共产党通辽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把科技创新作为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战略支撑,培优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辽市科技系统围绕报告精神,提出重点围绕“三个领域”开展“四大行动”,“三个领域”即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推动全面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大行动”即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开展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推进国字号创新平台载体“促优培育”行动。


凝聚科技创新力量,引领高质量发展。今后五年,通辽市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推进研发机构、科技平台“双百”培育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跨越追赶。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深化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合作,加强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技术攻关。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完善“揭榜挂帅”等制度,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快缩小与全区平均水平差距。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健全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深化“科尔沁英才”“鸿雁回通”等重点工程,统筹解决好人才短缺和人才外流问题,广聚英才为通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