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通辽科技企业孵化器官方平台!
魏天虎:传统与现代互补 发挥蒙医整骨特色

2020/8/4 10:15:03

      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院包氏正骨诊室门外,不到9点,前来问诊的患者就排起了长龙。

      “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好多了?你这个问题打上夹板3个星期就能好,不用太紧张。”一位脚踝骨折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包氏正骨科主任魏天虎耐心的嘱咐着患者注意事项。

      蒙医整骨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自己鲜明的诊疗特色,是一种绿色、自然疗法,至今已经形成具有独特临床经验和较为完整理论体系的蒙医骨伤科学。蒙医整骨与西医治疗不同,对骨折不打钢钉、不打石膏 、不做手术、操作易行,而且具有疗程短、合并症少、治疗费用低等优势。

在蒙医整骨过程中,医生口含高度白酒,用丹田之气雾状喷出,病人注意力被分散的几十秒,用特殊的手法将断骨“复位”。一般情况下,病人21天就可以拆掉夹板,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魏天虎从事医疗行业二十年,曾经的西医临床经验为他进行蒙医整骨奠定了良好的解剖学基础,西医的临床经验已经转化为蒙医整骨学的辅助工具。魏天虎在临床中发现,蒙医传统骨折夹板存在一定弊端,在为患者骨折处固定时,由于不同粗细的部位固定时很不方便,对愈合也造成一定影响。

      “现代医学骨科内固定置物材质、形状、功能等方面不断的更新,也启发了我改善蒙医传统夹板的更新理念。”魏天虎为了弥补蒙医传统骨折夹板的不足,发明了一种新型骨折复位体外固定器,并获实用新型专利。

      据了解,该新型骨折复位体外固定器在固定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与固定杆上均设置有固定孔,起到固定放置固定杆的作用,有利于固定器主体在患者骨折处的固定,且将固定套等距排列在固定器主体的外侧,起到对患者不同粗细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作用,适用于各类骨折患者。

      魏天虎介绍,该新型骨折复位体外固定器极大的提高了体外固定器的适用性,在固定器主体上设置药包放置仓,通过放置药包更对患者骨折处进行外部药物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此外,在固定器主体内侧还设置有固定槽,让固定套更牢固,并且有利于患者骨折处的透气。

      前不久,魏天虎的论文“蒙医整骨喷酒按摩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被英文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临床护理研究杂志)接收发表,文章针对发挥蒙医整骨特色优势同时,对如何更加注重传统蒙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进行了深度剖析。

      膝关节润滑液分泌减少极易造成膝盖骨疼痛,引发关节炎等病症,也会造成其它骨节病发症,通常此类患者都需要人工屈伸训练进行康复治疗。由于屈伸训练主要依靠护理人员不停持续抬动患者腿部,非常消耗体力。魏天虎为有效解决护理人员长期治疗造成的疲劳,而导致无法长时间持续性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研发出一种可以对患者腿部进行循环抬动的骨科用康复装置。

      魏天虎介绍,患者只需坐在康复装置座板上,双脚放置对应脚踏板,启动装置后,由电动装置带动脚踏板,使患者双脚沿对应的弧形滑槽的轨迹上下往复移动,持续性做蜷伸运动。该装置能极大减轻护理人员负担,同时保证患者康复训练质量,目前骨科用康复装置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多年来,蒙医由于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没有统一的疗效标准,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动物试验的研究等不被外界认可。“蒙医整骨科在临床上,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通过喷酒按摩手法复位,再由小夹板固定结合肌肉起止点按摩治疗,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但未系统规范化研究。”魏天虎透露,目前他与团队正以该研究为切入点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蒙医学应用到现代社会,能更加发挥出它的特色优势和临床疗效,我们也应该与现代医学互补应用到临床上。”魏天虎表示,他要将蒙古族人民的传统医学传播到大众文化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蒙医,并对蒙医学的创新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院)